“落叶何处不要紧,情系家乡最重要。我深爱着高泉,愿家乡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81岁的陶启唐先生深情地说。
(高泉村部分在外工作人士参加座谈会。杨洪程摄)
6月7日上午,陶启唐先生爱心捐赠仪式在保和镇高泉村村委会举行,高泉村“两委”成员,高泉完小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泉籍在外地工作人士参加仪式。
“我代表高泉村‘两委’和全村各族群众向陶启唐老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高泉村党总支书记李燕在介绍高泉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时说,“我们正在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高泉村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关键在人才。我们殷切希望有更多的像陶启唐老先生一样的人士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才智。”
(高泉村总支书记李燕介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情况。杨洪程摄)
陶启唐老先生出生在维西县保和镇高泉村腊普弯塘上,1956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取昆明林校,离开了家乡,学成后,一生致力于林业勘探事业,成为省内有名的专家学者。最近,陶启唐老先生出了一本书,名叫《与时代同行》,就像书名一样,陶启唐老先生走过的81个春秋就是一段与时代同行的历史,有艰辛、有泪、有付出,更有鲜花、果实和收获。
(高泉完小接受捐款。杨洪程摄)
“陶启唐老先生对事业的那种执着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令我们敬佩,我作为陶启唐老先生的晚辈,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维西县政协干部陶勤的话表达了高泉籍干部的心声。
(陶启唐老人为高泉村图书室捐献的书籍。杨洪程摄)
一杯清茶,满腔热忱,简短的捐赠仪式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接过陶启唐老先生捐赠给腊普弯完小的10000元人民币,腊普弯完小负责人代表全体师生向老人敬礼、致谢!接过陶启唐老人捐赠给村委会图书室的200册图书,村委会主任赵平向陶启唐老人深深地鞠躬,表达全村各族群众的感激之情。
陶启唐老人最后的一番话表达了为家乡捐款捐书的初衷:“高泉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结束了全百年来的贫困历史,我感到非常高兴。但高泉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乡村振兴人才。要把高泉村的文化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要靠发展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农民终身教育。”
(陶启唐老先生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杨洪程摄)
陶启唐老先生虽然远在他乡,但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他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家乡的情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下了《我与家乡高泉》,浓浓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座谈会上,陶启唐老先生讲了自己对推动高泉村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议。下午,陶启唐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白马吉等村民小组实地考察,为献智高泉乡村振兴收集第一手资料。
“感谢陶启唐老先生为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们要把陶启唐老先生的愿望变成美好现实,跑出高泉乡村振兴加速度。”赵平的话表达了高泉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全体同志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