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2023年11月6日至2023年11月12日政府网站群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若有异常,敬请谅解!
魅力维西
【帮扶动态】康恩家园:同唱一首歌 共谱幸福曲
发布时间:2022-08-04 15:18:55
来源:迪庆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3441
字体:【
分享: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同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月24日,火把节,维西县保和镇永宁社区康恩家园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海洋中,康恩家园傈僳族、彝族、藏族群众肩并肩、手拉手、围成圈,以傈僳族歌舞“瓦器器”艺术形式把心底赞歌献给党,献给祖国。

为1.jpg

彝族老人马五金边欣赏文艺节目边高兴地说:“我们康恩家园各族群众来自不同的地方,搬到这里后,我们各族群众相知、相融,共同把康恩家园建设成为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幸福大家庭。你看,我们彝族跟傈僳族群众学会了傈僳族舞蹈,傈僳族群众跟我们彝族学会了彝族歌舞,藏族会跳傈僳族、彝族舞蹈。”

“下一个节目就到我们了,大家赶紧做好准备!”彝族汉子沙志远用普通话对队员们说。

为2.jpg

       5分钟后,主持人向观众汇报节目:“下面,请大家欣赏康恩家园文艺表演队带来的精彩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

文化相同,血脉相连;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永宁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如明,是康恩家园移民群众之一,是今天文艺节目组织者之一。去年,他被评为州级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傈僳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边组织文艺节目边说:“解放后,我们翻身做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精准扶贫以来,我们结束了刀耕火种、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历史,与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小康日子。千言万语一句话,没有共产党,没有党的民族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唱罢山歌唱酒歌,唱罢酒歌唱赞歌,由傈僳族、藏族、彝族组成的文艺表演队闪亮登场,“阿尺木刮”优美旋律回荡在广袤的天空:“怎能叫人不歌唱,如今的生活改变了,傈乡儿女多欢畅,啊丽落、啊丽落.....”

是啊,怎能叫人不歌唱,如今的生活改变了!

为3.jpg

在维西县扶贫车间华伟公司制衣厂的尾部车间,一位坐在轮椅上,身着傈僳族服装的傈僳族服装,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的妇女正在认真工作。她叫雀仕花,傈僳族,今年32岁。2019年底,雀仕花一家三口从崇山峻岭之中的永春乡美光村腊里卓村民小组搬迁到精准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保和镇永宁社区康恩家园。

雀仕花逢人就说:“这几年,我们这家人运气真不错,想要就得到什么。我爱人去年4月成为制衣厂第一批工人,工厂就在我们家门口。爱人下班后还能照顾我和孩子。爱人当上工人的那天晚上我兴奋得彻夜难眠。我爱人很争气,他认真学习,刻苦工作,不到两个月就当上了组长,工资也随之提高,每个月3100多元。这一个月的收入超过了在老家腊里卓一年的现金收入。孩子就近读小学,生活费、课本费、书本费全免。就像做梦一样,我这个平时生活都需要别人照顾的人能成为制衣厂的一名工人。公司领导通过我爱人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给我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在制衣车间后整部从事剪线、贴标签工作。这个工作很简单、很轻松,我干得很认真、很开心,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在这里,我要向公司领导再次表示感谢!


为4.jpg

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拥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岂止雀仕花一家?

康恩家园是迪庆州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搬迁群众最多的精准扶贫县城集中安置点,有搬迁户875户3196人(其中脱贫户634户2324人),搬迁群众涉及永春乡、白济汛乡、康普乡、巴迪乡、维登乡、攀天阁乡等6个乡镇25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如今,他们结束了绝对贫困的历史,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到目前,永宁社区康恩家园共有劳动力1934人,通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477人(脱贫户1125人),转移就业率达76.4%。其中:县内累计就业1251人,县外州内累计就业77人,州外省内累计就业29人,省外累计转移就业120人。他们月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


为5.jpg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康恩家园文艺演出的大背景,体现各族群众的心声。

“心声”缘何而来?永宁社区党委书记苟松介绍说:“实现‘把康恩家园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模范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管理示范区’目标是群众的愿望,是党委和政府的努力方向。维西县委、县政府,保和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将‘联席会议制度、部门包栋制度、社区大党委制度、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四个制度落到实处;社区党委将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民管委成员包户制度落到实处,系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纽带,勾画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世界与外部世界共生共荣的和美画卷!


来源:迪庆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洪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