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全局性任务,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态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兼顾长远,虽然在全年经济的发展中遭遇极大的困境和挑战,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努力实经济社会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深入推进。
一、 概 况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共有4个居委会、79个村委会、1070个村(居)民小组(村民小组1032个、居民小组38个)。行政区域总面积4476.67平方千米。
维西县基本情况表
乡(镇) 名称  | 村委 会数(个)  | 居委会数(个)  | 村(居)民小组数 (个)  | 行政区域 面积 (平方千米)  | 耕地面积 (公顷)  | 
合 计  | 79  | 4  | 1070  | 4476.67  | 22484.84  | 
保和镇  | 8  | 4  | 154  | 318.63  | 2752.18  | 
叶枝镇  | 8  | -  | 99  | 472.98  | 1964.82  | 
塔城镇  | 7  | -  | 120  | 766.68  | 1956.61  | 
永春乡  | 6  | -  | 101  | 341.79  | 3078.04  | 
攀天阁乡  | 8  | -  | 106  | 286.1  | 2602.98  | 
白济汛乡  | 11  | -  | 168  | 574.98  | 3618.82  | 
康普乡  | 9  | -  | 86  | 450.54  | 1619.36  | 
巴迪乡  | 6  | -  | 60  | 567.09  | 1058.06  | 
中路乡  | 7  | -  | 81  | 313.58  | 1603.55  | 
维登乡  | 9  | -  | 95  | 384.3  | 2230.42  | 
二、综 合
初步核算,2023年维西县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69493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下降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8164万元,同比增长4.0%,对GDP的贡献率为26.7%,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1270万元,同比下降11.5%,对GDP的贡献率为-152.3%,拉动经济-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5499万元,同比增长1.0%,对GDP的贡献率为25.6%,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305947万元,同比下降3.1%,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44.0%,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6987元(总人口为年平均人口),比上年减少1401元。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由上年的13.49:30.15:56.36调整为14.13:27.53:58.35。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2.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99个百分点。


三、农 业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6223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75919万元,同比增长3.0%;林业产值23855万元,同比增长6.9%;牧业产值52849万元,同比增长4.1%;渔业产值3206万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401万元,同比增长5.1%。

2023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27550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956吨,农药使用量18.2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33116台(套),总动力14.91万千瓦,较去年增加0.10万千瓦,增长率为0.7%,农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4.6%,较上年增长4.4个百分点。
2023年,完成城乡造林绿化及全民义务植树69.53万株;完成低效林改造项目1万亩、人工造林0.5万亩、2023年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和退化林修复项目4.6万亩、林业重点项目补植补造7.2万亩。2023年,维西县林地面积340141.6公顷,森林面积324124.13公顷,森林林木总蓄积5362.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4%(根据《云南省2021年森林资源状况》成果)。草地面积30916.9公顷,湿地面积4728.56505公顷。(根据国土三调成果)
2023年全县播种面积及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面积(亩)  | 产量(吨)  | 产量增幅 (±%)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 523429  | -  | -  | 
粮食作物  | 328455  | 78192.40  | 1.8  | 
谷物  | 259540  | 67345.20  | 1.9  | 
#稻谷  | 17360  | 5312.31  | -28.4  | 
玉米  | 186033  | 55985.06  | 6.7  | 
小麦  | 31155  | 3218.87  | -1.9  | 
豆类  | 34131  | 5797.79  | 4.7  | 
薯类(折粮)  | 34784  | 5049.41  | -3.3  | 
油料  | 14760  | 2183.93  | 6.3  | 
药材  | 99737  | 35796.31  | 10.8  | 
蔬菜  | 37114  | 21117.00  | -3.0  | 
核桃  | -  | 4320.40  | -3.6  | 
板栗  | -  | 545.45  | -1.4  | 
水果  | 16742  | 3920.1  | -5.9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增幅(±%)  | |
生猪  | 存栏数  | 万头  | 16.10  | -1.3  | 
出栏数  | 万头  | 18.21  | -1.8  | |
牛  | 存栏数  | 万头  | 4.07  | 0.2  | 
出栏数  | 万头  | 0.93  | 0.2  | |
羊  | 存栏数  | 万只  | 8.81  | 2.0  | 
出栏数  | 万只  | 6.22  | 0.8  | |
家禽  | 存栏数  | 万只  | 46.02  | -8.9  | 
出栏数  | 万只  | 40.08  | -18  | |
大牲畜  | 存栏数  | 万头  | 0.39  | -14.7  | 
出栏数  | 万头  | 0.17  | 32.1  |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6502.99  | -0.4  | |
#猪肉产量  | 吨  | 13720.22  | -0.8  | |
牛肉产量  | 吨  | 959  | 1.8  | |
羊肉产量  | 吨  | 946  | 4.4  | |
禽肉产量  | 吨  | 721  | -7.3  | |
禽蛋产量  | 吨  | 260  | 12  | |
牛奶产量  | 吨  | 378  | -5.3  | |
蜂蜜产量  | 吨  | 83.09  | -10.6  | |
2023年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四、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2023年,维西县全年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4703万元,同比增长5.4%。年末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3户,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85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 轻工业完成176万元,同比下降60.7%;重工业完成89682万元,同比增长4.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176万元,同比下降6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89682万元、同比增长4.2%。
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发电量(含省返企业)657798.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全社会用电量35104.4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4%。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5%。
年末全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6户,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3861万元,同比下降24.7%。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6693万元,同比下降39.1%。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维西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549567万元,同口径(下同)较上年同期下降28.1%。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总额8833万元,同比下降3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总额391675万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工业投资391675万元,同比增长25.6%,非电工业投资完成9126万元,同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总额149059万元,同下降66.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450万元,同比下降16.2%。

12月末,在库项目82个(不含上级反馈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其中:本年新入库40个;房地产项目14个(本年新入库1个)
六、贸易和招商引资
2023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746万元,同比增长3.6%。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6743万元,同比增长9.6%;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8388.1万元,同比下降11.7%;住宿业实现销售额16659.2万元,同比增长22.4%;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6339.5万元,同比增长11.9%。

2023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18845万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18506万元,同比上升10.9%。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63.41公里,<按路面类型分,国道211.35公里,省道146.23公里,县道266.72公里,乡道725.8公里,村道1213.32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246.43公里,三级公路125.16公里,四级公路2191.83公里。
2023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615.71万元,同比增长11.6%;电信业务总量171225万元,同比增长28.3%。
八、 财 政
2023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2277万元,同比增长52.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25万元,同比增长5.5%,完成年初预算的100.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233万元,同比增长13.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469万元,同比增长0.1%,完成年初预算的9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68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69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08399万元。人均(年平均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19元。
九、金 融
2023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完成46372万元,同比(可比价)增长2.8%。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8493.05万元,同比增长0.7%。其中:住户存款479563.94万元,同比增长9.5%。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40727.76万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贷款326522.07万元,同比增长1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14205.68万元,同比增长7.2%。
十、旅游业
2023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7.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8509.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2.2%。
十一、教育、体育、文化和卫生
2023年,全县共有97所学校,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2所(含9个校点)、幼儿园82所(县级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乡村幼儿园64所、民办幼儿园9所)。全县在校23640学生人,其中:高中在校生932人、初中在校生5811人、小学在校生11955人、学前3年在园幼儿数4942人(含附设幼儿班251人)。全县专任老师1432人(含民办幼儿园47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39人(含民办幼儿园47人)、小学专任教师836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387人、完全中学高中专任教师70人。学前入园率88.66%,公办幼儿园占比89.02%。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初中毛入学率10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07%,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2023年,全县共有体育馆1个,篮球场805个,全民健身路径14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登山健身步道3条,田径场12个,足球场12个,其他体育设施41个。维西县体育场地人均面积为2.71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487人,体育单项协会7个,国民体质监测抽测不同年龄段3600人,合格率达90%以上,全年共举办赛事35次(含社会、学校),参加运动员19600人。年内参加州级以上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员人数80人,获州级以上运动奖牌36枚,其中,金牌12枚。
202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其中: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文物管理所1个,非遗中心1个,群文中心1个。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模拟)60个,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发射台10个(含4个广播电视数字差转发射台)、有线网络1张、直播卫星村村通接收设备11760套、户户通设备29930套,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9.84%,电视人口覆盖率99.86%。全年5支放映队放映电影1986场次(其中故事片984场,科教片984场)。
2023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28个,其中:医院7个(综合医院4个,中医医院2个、专科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0个,诊所32个、卫生所及医务室6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70个。卫生人员13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6人(执业(助理)医师358人,注册护士480人,药师(士)40人,技师(士)89人,其他139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2人,其他技术人员42人,管理人员38人(其中:仅从事管理的人员33人),工勤技能人员46人。全县各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394张,实有床位675张(含民营医院)。
十二、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2023年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9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动态清零。
2023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3428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7587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841人;为1043名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城镇基本养老待遇3685.60万元,兑现企业退休死亡人员抚恤金、丧葬费 91.6783万元;为14名离休人员发放离休人员工资289万元;为2322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7632万元(其中统筹内基金支出18485万元,统筹外支出9147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共148511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74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769人;全县失业保险参保6389人,工伤保险参保 10527人。发放年满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待遇人员基础性养老金2944.9939万元,发放残疾人养老补助金42.2780万元。
2023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15户、274人(2023年12月基数),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4.8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8919户、21235人(2023年12月基数),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411.1242万元;全县特困供养对象914人,其中分散对象874人(2023年12月基数),月人均发放特困供养对象补助金985元,维西县福利中心、塔城镇敬老院、叶枝镇敬老院集中供养40人,月人均发放特困供养对象补助金985元;全年为108名孤儿(2023年12月基数)下发基本生活费177.755万元。
十三、人口和人民生活
2023年末,全县户籍户数45237户,户籍人口157717人(公安年报户籍人口),其中:男80367人,占户籍人口的51.0%;女77350人,占户籍人口的49.0%。乡村人口137173人,占户籍人口的87.0%;城镇人口20544人,占户籍人口的13.0%;维西县域内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38801人,占户籍人口的88.0%。其中:人口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傈僳族90813人,占户籍人口的57.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5.4%;纳西族18797人,占户籍人口的11.9%,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3.5%;藏族13210人,占户籍人口的8.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白族9950人,占户籍人口的6.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彝族3314人,占户籍人口的2.1%,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4%;普米族1926人,占户籍人口的1.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4%。
2023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14.79万人,人口出生率6.76‰,人口死亡率8.79‰,人口自然增长率-2.03‰,城镇化率26.84%。(州反馈数据)。
2023年,维西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为18968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06元,同比增长6.8%。按常住地分,2023年全年维西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为414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8元,同比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为1339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28元,同比增长9.2%。2023年维西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2年的3.26降低到3.10。

十四、环境与安全生产
2023年末,维西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8.2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5.899吨,氨氮排放量0.82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4.92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9.805吨。
2023年,年平均气温为12.6℃,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6℃;年累计降水量为900.2mm,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少36.4mm,距平百分率为-3.9%;全年累计日照时数为1850.4小时,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少147.7小时。距平百分率为-7.4%。
2023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9起,总事故死亡人数为14人,受伤33人,直接经济损失41.44万元。按事故种类划分: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24起,死亡14人,受伤33人,直接经济损失12.25万元;消防火灾事故5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9.19万元。2023年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较大以上人员伤亡自然灾害。
注 释:
①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实际统计数据以《2022年维西县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正式年报数据为准;各项指标比对基数为2021年同口径年报统计数;公报数据均采用当年统计口径。
②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增加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③本公报中第一部分中的维西县村、社区基础数据取自县民政局,行政区划面积和耕地数据取自县自然资源局;第三部分中的农业机械相关数据取自县农业农村局;森林面积、覆盖率等数据取自县林业和草原局;第六部分中的招商引资数据取自县投资促进局;第七部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数据取自迪庆州公路局维西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邮政局、县工信局;第八部分财政数据取自县财政局;第九部分金融数据取自中国人民银行迪庆州分行;第十部分旅游业数据取自县文化和旅游局;第十一部分教育、体育数据取自县教育体育局、文化和卫生数据取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健康局;第十二部分劳动就业数据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数据数据取自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第十三部分人口数据取自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迪庆州统计局;人民生活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维西调查队;第十四部分环境与安全生产数据取自县住建局、县气象局、迪庆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所提供的排放量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定案数以国家反馈数据为准)、县公安交警大队、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取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