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永春乡应对和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及州、县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当接到上级政府针对本乡或本乡在内的防震通、震情通知或收到辖区群众反应的地震活动经核实后,乡政府立即宣布启动本预案。全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对上接受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地震灾害发生后,各村“两委”、乡属站所和县驻乡各派出单位要立即按照本预案任务职责紧密配合,协同行动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 一、工作原则 (一)履行职责,快速反应。地震灾害发生后,乡人民政府迅速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本乡地震灾害事件。 (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努力减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各村“两委”、乡属站所和县驻乡各派出单位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四)广泛动员,依靠科学。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党员、护林员、治安协防员、民管委、基干民兵在地震应急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活动的义务。 二、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和维洁(县委常委、副县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张雪刚(党委副书记、乡长) 成 员:乡党政班子成员、各站所长、县驻乡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
乡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领导、指挥、协调工作,各村“两委”、乡属站所和县驻乡各派出单位按照职责和分工及时安排落实地震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所必需的人员、经费、交通工具和物资储备,确保地震突发事件发生后能立即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应急工作。乡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和9个职能组,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乡人民政府乡长担任,各职能组组长和受灾地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召开现场会议时,各职能组组长由副组长临时担任。
(二)各职能组职责及人员分工 1.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
职责:①指挥协调震区治安保卫组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指挥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险救灾队伍紧急抢救被压埋人员;②指挥协调医疗卫生组和卫生部门紧急抢救、转运伤员;③指挥协调抢险救灾组和民政部门迅速安置灾民生活、发放救灾款物;④指挥人员排查火灾隐患和消除火灾。⑤协调指挥通讯保障组、抢险救灾组迅速解决临时通讯、供水、供电问题;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震情监视和震灾损失评估工作;⑦指挥协调交通运输组迅速抢修重要交通设施,恢复运输;⑧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⑨向上级反映震情、灾情处置情况,并负责落实上级的决定,处置现场其他事宜。
2.综合协调组
职责:负责通讯联络、上传下达和上级抗震救灾人员及救援。上级领导,救援力量的接待、安排;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并及时向乡领导小组汇报,报县地震应急指挥部和上级部门;贯彻乡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和部署,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组 长:和 涛
副组长:余春枝
组 员:周琳、和笑月、郑珊、王艳双天才
3.宣传报道组
职责:实施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宣传先进典型,提高干部群众抗灾自救的信心和斗志;配合县级宣传部门工作,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安抚人心,稳定社会,激励和引导群众科学防震,开展自救、互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负责新闻稿件、信息的审核及上报。 组 长:钱晓君
副组长:李晓丹
组 员:余婷、张雪娇
4.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抗震救灾所需的车辆、经费、食品、药品、器械等物资的筹集、保管与分配;加强救灾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快速到位。
组 长:蜂建昌
副组长:尤晏华
组 员:杨仕梅、余作军、杨承梅、赵琼华、万卫秀、赵燕桃、赵艳松
5.医疗救护防疫组 职责:负责救灾药品、器械储备;组织医疗队奔赴救灾现场抢救伤病员,并妥善安置重伤员;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蔓延;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水源化验、消毒、管理等工作。
组 长:余智杰 副组长:李红盛
组 员:余欢、和昕玫、乡卫生院工作人员
6.道路保通组 职责:排查震区道路损毁情况和隐患点,组织力量开展道路抢险及保通工作,第一时间处置伤员转送、物资运送的关键通道,并及时向前方指挥部汇报道路情况。
组 长:郭军
副组长:和胜财
组 员:朱云程、朱睿伟、喃洁、杨景明
7.人员搜救组
职责:负责对灾区灾害点进行排查,对因灾受伤、受困人员开展施救,并及时联络转移安置组,将被困受伤、受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协同受灾地区群众和村组干部开展失联人员的搜救工作。
组 长:杨海波
副组长:李剑平
组 员:和祥、杨顺君、沈建斌、和文灵
8.隐患排查组
职责:对灾区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并向各组发布隐患避让建议,重点对移民安置点或临时安置点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让前方指挥部提出安置点的设置建议。
组 长:和涛
副组长:朱云程
组 员:刘杰、杨羿、余林辉、和甜月、周维林
9.转移安置组
职责:负责及时有序转移疏散震区群众,根据隐患排查组的避让建议,第一时间将受伤群众及弱势群体转移至安全区域。
组 长:和胜财
副组长:余林辉
组 员:李丽彬、余嘉军、杨羿、和建彪
10.安保维稳组
职能:负责受灾区域的安保维稳工作,研判存在的维稳形式,并及时与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进行汇报。
组 长:段红超
副组长:黄继承、乡派出所民警
三、抗震救灾实施步骤 当地震突发事件发生后,乡抗震救灾人员应在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本着先人后物、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顺序,严密组织实施。其步骤为: (一)地震灾情发生后,组织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全乡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及灾情速报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及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立即到岗到位开展工作,联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迅速联络,深入到各村社调查了解灾情,初步确定受灾范围、人员伤亡、受灾程度等情况,快速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立即安排部署全乡抗震救灾工作。(二)全力抢救人员,将其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迅速开展对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三)积极组织力量抢救重要设备、设施和贵重财物,协助有关部门迅速控制重要物资、设备的场所,维护好灾区社会治安,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四、应急响应 (一)地震灾害事件级别划分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在乡内5.5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在乡内5.0- 5.5级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在乡内4.5-5.0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在乡内4.0-4.5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二)地震应急响应和预案启动 只要发生地震灾害,乡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本地震应急预案,乡应急指挥部着手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具体应急工作。 发生地震时,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向县应急指挥部和地震部门报告,请求支持,并派现场工作队协助救援。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 地震灾害信息和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各级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 震情速报:乡内发生地震后,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震情向上一级地震检测部门报告,请求上级部门对地震进行精确测定和余震预测,同时及时将监测意见报县应急指挥部。 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其工作程序如下:立即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村了解情况,并在50分钟(夜间可延长至100分钟)内报县应急指挥部和县地震办。要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