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9-11
页面已归档
政府信息公开

(保和镇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8881X4/202300431
文  号
来 源
保和镇
公开日期
2023-08-22
余永祥:群众有笑颜 我就有幸福
发布时间:2023-08-22 10:31     浏览次数:369   
字体:[ ]
打印

2023年火把节这天,维西县城永春河风景长廊绿化美化工程并没有“停摆”。

“太感谢余永祥了,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就近找到活路,每天赚上120元钱。有了活路,有了钱,我们一家人吃穿不愁,安心在城里定居了。”李如群高兴地说。 

李如群今年59岁,老家在康普乡其乐村,2020年底搬进了精准扶贫移民安置点维西县城。然而,“身入”县城,住进安居房的她遇到了一道“坎”:年龄偏大,加上无劳动技能,无法找到就业岗位,缺少经济来源。

在康恩家园,像李如群这样的移民群众不少。腊八底村那独底组傈僳族青年小余是维西县城永春河绿化工程则那段工程的管理员。他介绍说:“在我们工地,像李如群大妈这样的妇女有20多个。她们很勤劳,上岗前我们会为她们提供技能培训。”

李如群开口就夸赞的余永祥是何许人?用腊八底村党总支书记夏增琴的话说:“余永祥是我们腊八底村党总支副书记,是引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大道的‘领头雁’。”

打赢脱贫攻坚战,结束了傈家山寨维西县保和镇腊八底村千百年来所面临的绝对贫困的历史。然而,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成为摆在腊八底村“两委”面前的首要任务。2021年2月5日,余永祥在村“两委”联席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民心就是政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是民心所向,是最大的政治任务。腊八底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二是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这两个重点也是我们腊八底村‘两委’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员干部要在突破‘两大’难点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领头雁”怎么当?“两大”难题怎样解决?余永祥用模范行动递交了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2021年元旦期间,余永祥利用假日驾驶着自己的小汽车到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维西县城等地寻找拓展群众转移就业的门路。他不怕“跑断腿”“磨破嘴”,先后走进了12家公司,跟公司老总交心谈心。他的真诚、真心打动了“老总”的心,赢得“老总”的理解和支持,承接到了能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城镇绿化美化工程。

维西县人大常委会派驻腊八底村的工作队员余建国驻村6年有余,对腊八底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前不久,总支召开大会,余建国对与会同志说:“有志者事竟成!余副书记50出头了,膝下有了孙女,但他依然保持着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为了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敢闯敢试、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样,这种精神感动了‘老总’。‘老总’答应将维西县城部分绿化工程承包给余副书记创办的维西吉藴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有了“活路”,余永祥便抓紧“招兵买马”,并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包括工资保障、培训等在内的就业服务。冲着优越的承诺,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云集在余永祥的麾下,奋战在“生态维西”“园林城市”建设的工地上,工地最繁忙的时候,每天务工的农民工达610名。

余永祥一个肩膀扛两副重担,但他辛苦并快乐着,诚如余建国所言:“余副书记是我们村里最忙的人,他起得最早,到村委会上班之前,他组织车辆把工人送到工地,上班时间到了,他一丝不苟地履行副书记职责和干好维稳等工作。他回家最晚,下班之后,他还要组织车辆到县城工地上接工人们回家。但无论怎么辛苦,余副书记的脸上永远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笑容”何来?来自余永祥辛勤付出后的回报:2021年以来,余永祥创办的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城镇绿化美化工程累计聘用农民工4.1万个工日,支付农民工工资480万元。

今年8月2日,腊八底村党总支委员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李永祥在交流发言时说的一句话引起与会同志的强烈共鸣:“共产党员要在为人民无私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群众有笑颜,我就有幸福。”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