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春季期间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2024年第3号)
冬去春来,随着气温不断回升,病原微生物又开始繁殖活跃,食物品种、食品储存条件相应发生变化。不良饮食习惯、食物储存不当或误食不安全食品均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西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选择安全的就餐场所。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持有有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摊贩备案卡》的餐饮服务单位,做到适量点餐,杜绝食品浪费,倡导“光盘行动”。食用食物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或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就诊,并拨打12315进行举报投诉。
2.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春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食物要煮熟煮透,隔夜饭菜必须冷藏保存,食用前确保未腐败变质,并加热彻底后方可食用。注意慎食生菜凉菜。
3.预防山野菜等植物性中毒。随着天气变暖,蕨菜、香椿等山野菜逐渐上市,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难以识别或来源不明、有异味、霉烂,以及生长在喷洒农药、施用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菜。不生食野菜,野菜需要经过浸泡、蒸煮、烹调等方式处理后再食用。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比如: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马齿菜食用过量可能引发低血糖症状。
4.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春季是土豆的萌芽时期,因芽内含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应注意把土豆储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和青皮的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完全削去0.2厘米以上厚度的皮肉并煮熟煮透,烧煮时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
5.预防农药残留引起中毒。春季气温升高,蔬菜虫害大,菜农使用农药的频率高,采购蔬菜时要闻一闻蔬菜是否有农药味,避免采购农残大量超标的蔬菜。对能去皮的蔬菜应先去皮后再食用,蔬菜清洗前要先用果蔬洗涤剂浸泡10-15分钟,或用自来水浸泡30-6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降低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量。
6.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冬天腌制的酸菜咸菜中,随着气温的升高,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已变黏的酸菜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7.预防四季豆中毒。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要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所以加工四季豆要烧熟煮透。
8.预防食用草乌、附子中毒。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工、出售、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包括自行配置的药酒及其他食品)。做到不参与、不邀约、不聚众煮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
9.严防问题散装白酒中毒。不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散装白酒,切勿购买、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谨防误食醇基燃料中毒,餐饮经营者、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不能将醇基燃料与食品(特别是酒类)一起存放,醇基燃料使用前和使用后要及时收存,不得放在餐桌或有食物的地方,以防误食中毒。
二、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
餐饮服务单位应强化预防措施。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餐饮服务提供者,要重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制度,不使用腐败变质来历不明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场所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未经许可严禁制售凉菜,餐饮具和直接盛放或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须洗净消毒;剩余熟食应冷藏贮存,常温下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在食用前应烧熟煮透。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要严格执行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制度,严把原料采购、加工、贮存关,应采购和加工新鲜食材,严格执行原料采购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食品储存管理,严格餐饮具清洗消毒,食物留样备检保存48小时以上,严禁加工制作食用野菜、野果、野生菌(含其制品)、四季豆类、发芽或青皮土豆等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严禁使用散装白酒。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三、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职尽责,密切沟通交流,加强协作配合,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守信规范生产经营,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要多渠道、多形式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加强舆情监测,强化应急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认真做好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提高防范处置能力,严格执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做到规范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果断处置,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西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