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路乡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理论学习提高度、调查研究强深度、检视整改重力度、推动发展拓广度四个维度出发,将“五个第一”机制贯穿主题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党的建设与主题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扎实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筑牢思想根基,找到为民“中心点”。一是以制度建设推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利用周五例会开展集中学习,目前共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3次,形成了良好学习氛围。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学习,采取“领学、共学、自学”的学习方式,促进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目前通过中心组学习1期,党委第一议题学习1次。三是创新“主题党日”活动。以知识竞答、实地观摩、支部联建等方式,让教育更加入心入脑。同时结合机关支部党员挂联农村小支部第一书记制度,要求支部党员在10月内到小支部进行1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将学习范围扩大到支部一级,让广大党员在学习中勇担历史使命。
坚持问题导向,畅通为民“连接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一是保障人大代表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工作站这个联系群众、汇聚民智、议事解难的履职平台,搭好与群众的“连心桥”,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自人大代表工作站实体化运行以来,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9条,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二是深化“一月一接访”活动。通过张贴公告、在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告知群众每月领导接访的时间,进行提前预约,截至目前共预约3批次,接访7人,解决3个问题。三是创新网格设置,实现责任全覆盖。全乡共设置 84个网格(含3个专属网格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兼职网格员共计426名。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及时研判,层层推进,做到矛盾自我协商、自我化解。四是常态化落实领导挂钩联系村组制度。10个领导分片包村,深入基层调研,重点聚焦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耕地流出、重大在建项目、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难题,现场解剖麻雀、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实干导向,拓宽为民“覆盖面”。动真碰硬,下功夫解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我乡政府所在地设有大垃圾处理池1个,热解炉1个每天垃圾处理量为8吨,7个行政村所在地垃圾池共24个垃圾池。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试点2个村组,我乡分配农户垃圾焚烧炉1848户,同时在我乡境内规划建设玻璃瓶回收站。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完成了蕨菜山村新村易地搬迁、腊八山村里八易地扶贫搬迁、佳禾村高低咱组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点的污水管网埋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埋放污水管网6800多米、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处;目前我乡佳禾村庄子组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2023年我乡将集镇排污项目已申报项目库,清理村内水塘1口,清理村内淤泥数量2吨。三是聚焦群众就业,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20次,参训742人次;收到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7起,调解成功5起,上报上级部门两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持续做好学生的帮困纾难工作。联合乡社保、民政、残联、关工委积极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孤等关爱帮扶活动,帮助困难青少年自立自强、成长成才。积极和挂钩单位对接,在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的帮助下,今年我乡101名青年少儿童今年获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捐赠助学资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