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

索引号
763877505M/202500598
文  号
来 源
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
公开日期
2025-09-17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9月17日《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9-17 15:31     浏览次数:306   
字体:[ ]
打印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917日《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做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0917-202509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87-8835259

真:0887-8223031

通讯地: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阳塘路27

编:674499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机构

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云南省迪庆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碧罗村委会害咱组

维西清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云南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6347平方米(约9.52亩),厂内设置建筑破碎加工区、原料堆场、产品堆场及配套设施,本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品规模为8万吨/年。生产的砂石产品主要满足建筑市场需求。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8万元。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

在进行基础开挖作业时,配置洒水车每天至少3次对场地进行洒水降尘;

施工场界应设置高度1.8m以上的围挡或围栏;对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进行湿化压实,同时辅以防尘网遮盖;

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封存贮、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用防尘布苫盖等措施;

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及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他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

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会遗撒和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篷布遮盖严实。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2)施工机械(运输)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主要使用挖掘机、推土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对场地进行平整,同时采用自卸车进行水泥、砂石料及土石方等的运输。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使用汽油、柴油等作为能源,其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成分为CO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施工机械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随施工场地布置而移动呈不固定式排放、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规范的机械设备、车辆及燃油,按照规范操作,加强维修。同时考虑施工场地较为空旷,其施工点也较为分散,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周边植被相对丰富。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废气经过大气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影响甚微,在可接受范围内。

3)装修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装修废气主要来自构筑物装修阶段,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其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苯、甲苯、氨气和甲醛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丁醇和丙醇等。本项目办公楼等辅助楼房需进行简单装修,但装修面积较小,装修废气产生量随之较少,加之区域地势开阔,植被丰富,有机废气经空气稀释、植被吸收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区地势低洼处设置废水收集池1座,项目后续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冲洗产生的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工具清洗等排入废水收集池收集并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2)项目后续施工建设期间厂界四周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厂区地势低洼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1座,施工期雨天场地内收集的场地径流经临时截排水沟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晴天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项目后续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充分考虑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季;

4)合理安排挖填方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尽可能减少雨季期间的堆置量;

5)定期检查堆土拦挡设施、排水沟畅通情况,以及沉淀池淤积情况,避免各设施损坏导致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增大,或处理效果下降,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场界应设置高度1.8m以上的围挡或围栏,形成隔声屏障,降低施工期厂界噪声排放;

2)大型产噪设备分时段有序施工,尽量避免施工设备在同一位置同时施工;

3)要求建设单位选用低噪设备,加强检修、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噪声的产生;

4)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严禁在夜间施工,避免施工噪声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及车辆噪声影响运输路线沿线居民。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暂存于项目场地内,做好防护措施,待项目建成后,可作为生产原料使用;对于不可利用部分应按照2005年建设部139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向城市市容管理部门申报,妥善弃置消纳。项目施工人员为10人,不在项目区食宿,生活垃圾按0.5kg/·d计算,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kg/d,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与村镇垃圾一起处理。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场地应尽量全部设置在建设规划用地内,杜绝不合理占地;

2)设置建设期专职环境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能,落实生态环境影响保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

3)充分利用占地区域内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减小对土壤、植被的破坏面积;减少挖方、填方量,尽量做到工程自身土石方平衡。建设期应避开雨天与大风天气,减少水土流失量;

4)控制临时占地,避免对场外植被产生影响;

5)施工完毕后应尽快清理施工现场,对可以进行植被恢复的场地覆盖表土,做到及时对场地进行绿化。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堆场粉尘防治措施

①料场需采用彩钢瓦进行三面密封、加盖处置,留有一面开口方便开展生产作业;

②原料堆棚内配置喷淋除尘设备,每天定时对料堆进行降尘处理,减少扬尘逸散。

2)破碎粉尘防治措施

①破碎机采用全封闭式,湿法作业;

②破碎区配置喷淋除尘设备。

3)运输道路粉尘防治措施

①设置洗车平台,对车辆进行清洗;

②配置雾炮机对厂区道路进行除尘处理;

③对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洒水频次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大风天气适当增加,原则上每天洒水不得少于2次。

2.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初期雨水处置措施

项目设置约80m³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初期雨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的湿法作业,不向外环境直接排放。

2)生活废水处置措施

项目设置约5m³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生产废水处置措施

项目设置约80m³的沉淀池1座,运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的湿法作业。

3.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减震基础,对于输送配套设施设置封闭隔声设施。具体到主要生产设施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①破碎机、振动筛、制砂机为主要生产单元,因此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在生产运转时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②皮带输送机为输送主要设备,该设备连接各个生产单元,采用动力传控,因此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在生产时定期在滚轴处加润滑油,从而减少摩擦噪声产生;

③根据调查,当车辆在平滑路面行驶时其噪声值较坑洼路面行驶时的噪声值要低15dBA),因此要求企业修筑平滑路面,尽量减小路面坡度,这样可大大减轻车辆在启动及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轰鸣噪声;

2)加强管理

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同时确保环保措施发挥最佳有效的作用;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3)生产时间安排

项目应安排在昼间进行生产,严禁在夜间及午休时间生产。

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1)一般固废废物处置措施

沉淀池污泥:由建设单位定期清掏后于污泥堆场内暂存,自然风干至含水率70%左右后外售给周边砖瓦制造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化粪池污泥: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建设单位清运至区域指定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点,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置。

2)危险废物处置措施

废润滑油、废矿物油桶和含油手套、抹布:项目设置5㎡危废暂存间,营运期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后于危废暂存间进行分类暂存。要求建设单位建立危废管理台账,同时与资质单位签订危废清运合同,委托其定期进行危废清运处置。危废暂存间要求做防渗处理,设置防盗锁,粘贴相关标识标牌。

5.运营期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项目存在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途径,本次评价要求采取以下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防渗层渗透系数需1×10-7cm/s,或参照《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执行;

一般防渗区:化粪池、沉淀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堆场进行一般防渗,防渗层渗透系数需1×10-6cm/s,或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 50934-2013)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执行;

简单防渗区:配套用房为简单防渗区,采用一般地面硬化处理。

6.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项目危废暂存间内部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为有无人为破坏,有无泄漏,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②危险废物在厂区使用专用容器,并将收集容器贴上标签,存储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在运输前到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危废转移申请表,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填写“五联单”,转移完成后将相应联单提交到相关单位,并且建立台账,并与有资质的单位签署危险废物处理书面协议。危废暂存间必须派专人进行管理,并严格执行危废暂存间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产生的风险;

③暂存区需设置符合标准的灭火设备,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告诫禁止明火、禁止吸烟;

④加强对油桶渗漏的防护,对储存区进行定期检查,对泄漏的物料应使用临时抽吸系统尽快收集,减少着火的机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要尽快使用已有的消防设施扑救,疏散周围人群,远离事故区;

⑤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管理,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加强检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工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环保、消防等相关规定。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