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作为行政执法主体与各行业部门积极配合,严查严处我县辖区内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领域内企业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继续保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为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2023年,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与审查审核相分离的原则,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做到程序合法,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条文准确,规范使用各类法律文书,结案及时归档。在行政处罚裁量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2023年以来立案查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2件,罚款145000元;查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1件,罚款3000元。没有出现因过错导致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案件。
(二)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要求,严格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流程和时限要求,依法实施行政许可,持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2023年,共办理行政许可28件。
(三)行政检查开展情况。2023年,我局开展执法检查103次,积极开展安全监察,遵循查出一起,整改一起,严格落实整改情况。查出事故隐患已在限期内全部整改完成。
(四)开展2023年工贸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互联网+”推进安全监管智能化,“双随机+”推进安全监管科学化,“风险管控+”推进安全监管长效化。认真落实建材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我县可纳入监管范围的建材行业有15家,通过实地检查方式督促建材行业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存在隐患的责令整改。着力推进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7月在州局及专家带领下对我辖区12家企业进行了督导检查,并按照迪庆州2023年工贸重点企业动态巡查清单对涉及整改企业下发整改指令,目前完成整改11家,1家由于停产搬迁已将情况说明交至我局。
(五)积极开展本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由县安委办、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住建局、县供电局、白济汛乡人民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白济汛乡集镇新址建筑工地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共发现问题53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由县安委办牵头、县水务局及有关专家参与,对全县19家小水电站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共查处隐患85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存在的不足
(一)工作力量薄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涉及企业多,现有的安全监管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需要,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物资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执法能力短板突出。行政执法还不能满足规范化建设。今年新招录安全生产执法队员,都是无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及执法经验的人员,难以开展相应的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其工作能力还亟待培养,日常业务工作和执法办案都需要从零学习。需要更多专业化培训机会。
此外,我局除2辆公务用车之外,没有专用行政执法车辆,制约了行政执法能力提升。
(三)安全基础薄弱。我县辖区内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安全基础差,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企业负责人虽然通过培训有所提高,但对安全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员工安全意识薄弱。
(四)执法设施设备不足。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我局执法人员执法设备设施配备不足,难以提高专业执法。执法方式相对单一,对企业安全监管仅仅依靠工作人员。未能更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基层、企业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及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职责,稳步推进重点监管企业行业各类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隐患问题,严防事故发生。
(二)认真贯彻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前置人员备勤工作,确保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接报、上报、处置迅速有效。
(三)努力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全面贯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举一反三推进各类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排查整改,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四)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培训,通过理论教学学习优秀执法案例,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通过观摩学习和实际操作提高效率,加快培育出综合业务达标的执法人员。
(五)提高“互联网+执法”系统平台使用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生产行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履行新安法赋予的监管职责,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的查处,刺激生产经营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要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大灾”,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充分发挥震慑效果,切实维护法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