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288617L/202300399
文  号
来 源
县乡村振兴局
公开日期
2023-07-07
维西县2023年上半年项目实施和资金执行情况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7-07 10:30     浏览次数:341   
字体:[ ]
打印

2023年来,我县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21〕140号)、《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云财规〔2022〕23号)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好项目和资金管理,做好财政衔接资金使用及加快项目推进,现将我县2023年上半年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支出情况

(一)项目执行情况

维西县2023年项目库入库项目196个,投资130587万元。纳入涉农方案项目104个,投资61380万元。实施项目104个,其中产业项目53个(产业项目开工53个,产业项目开工率100%),未开工项目6个,已开工98个,开工率94.2%;

(二)2023年度财政涉农整合结转资金支出情况。

2023年度我县共计到位可纳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4154.33万元 (中央衔接资金47980万元,中央水利发展资金7691.4万元,省级衔接资金5598万元,中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2884万元,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0.93万元),截至目前共计下达五批次项目资金,共计61712.34万元,支出34313.05万元,支出率53.48%(其中衔接资金方面支出29445万元,支出率51.7%),达成任务目标50%。

二、工作中的亮点、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建立项目库“12345”运行工作机制

在项目库运行工作机制上,我们坚持项目库建设“12345”工作方法,通过实行“12345”工作法,规范项目储备、筛选和实施,着力提升了项目库建设质量。

“1”是“一个池子”筹措资金。按照“资金全部来源一个‘蓄水池’,项目全部来源于一个项目库”原则,紧紧围绕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防止返贫致贫为目标,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把脱贫人口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群体为目标,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

“2”是“两个事项”引领项目。一是在项目选择参照基础方面,我们以“4个规划”为项目库建设的基本前提,避免储备项目与规划脱节,我们充分运用《维西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规划》,积极使用维西县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做到项目取自规划,来自实际。二是在项目编制原则方面,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防止返贫致贫为目标,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把脱贫人口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群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把握各乡镇、村、组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打造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对实施乡村振兴作出科学合理谋划。

“3”是“三级公开”全面覆盖。我们制定了项目库入库填报标准,把公告公示贯穿于项目入库、资金分配以及项目立项、实施、竣工决算全过程,让扶贫项目资金全程“晒”在阳光下。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开全覆盖,严格落实“三公示一公告”制度,对拟入库的到村到户项目,各申报单位按要求在项目所在村进行公告公示,公开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衔接资金、绩效目标等。针对不同类别项目,设立统一固定的公示格式,确保公示要素内容完整。

“4”是“四道关卡”严格流程。我们始终坚持项目库建设基本程序,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程序筛选项目,由县级行业部门牵头,乡镇主要负责的方式推进县级项目库建设,明确县乡村各自工作重点,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流程,认真把好“四关”。一是村把好项目本身实际关,二是乡镇把好项目必要性关,三是县级行业部门把好审查关,四是领导小组把好项目入库审定关。乡镇进行先期摸排,制定拟入库项目清单,根据项目类别分解到各行业部门,由行业部门按照行业规划进行审核指导;

“5”是“五项举措”科学管理。一是高度重视,建了以县委分管副书记为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库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年度项目库申报工作。二是及早谋划,我们于各年度8月提前启动项目库编制工作,为部门、乡镇、村一级项目谋划和筛选预留了充裕的时间,切实提高项目谋划和论证的可行性,为项目尽早施工及衔接资金合理安排作了充分准备。三是严格规范建库程序,我们始终坚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项目库精细化入库管理机制,在“村申报、乡审核”的基础上,通过县级行业部门审定、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综合审核、州级行业部门备案,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评审修改后备案,合理确定年度项目库规模,做到项目“前置审核、提前论证、储备充分”。四是实地走访调研,由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组成工作组,对年度项目库项目全覆盖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各项目用地现状及发展需求,并就项目的实施方案、规划、可研、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确保全面准确掌握年度可实施项目资源要素需求及发展难题。五是强化运用,强化脱贫攻坚项目库引领扶贫攻坚的“风向标”作用,每年二月,在实地走访掌握项目实施要素基础上,由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牵头,从项目库中选取可实施项目,形成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方案。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机制,“握指成拳”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工作。

(二)、建立财政统筹整合涉农方案运行工作机制

一是全盘统筹入库项目前期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财政统筹整合涉农方案编制,尽早实现项目开工建设,我县在项目库审定结束后及时要求各项目申报单位启动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前期办理过程中要求各项目申报单位严格项目规划选址论证,落实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强化各要素保障单位加快审批手续办理,积极配合做好前期办理工作。。

二是发挥实地走访调研结果运用。由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组成工作组,对年度项目库项目全覆盖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各项目用地现状及发展需求,并就项目的实施方案、规划、可研、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确保全面准确掌握年度可实施项目资源要素需求及发展难题。

三是充分发挥项目库“风向标”作用。在实地走访掌握项目实施要素基础上,由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牵头,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各个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建设任务要求及资金到位情况的基础上,征求项目申报单位意见,从项目库中选取可实施项目,确定可纳入整合方案的项目,形成财政统筹整合涉农整合资金方案。

(三)严格落实衔接资金使用运行管理

一是衔接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实时全过程监管。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划分了主管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财政部门、乡镇政府、项目实施单位的主体责任,全程落实资金管理和监督责任,对部门直接实施的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县乡村振兴局直接下达至项目实施部门,乡镇实施的项目由县级行业部门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后由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直接下达项目实施乡镇,避免资金二次分配,确保涉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也利于县级财政直接掌握资金实际支出进度。

二是强化资金支出预算管理,防止资金滞留。以衔接资金绩效管理和资金支出进度为抓手,倒逼项目落地。一是签订目标任务承诺书。县委、县政府与项目主管(责任)部门、直接实施项目的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签订涵盖项目申报、计划进度、质量以及效益在内的责任书,压实部门责任。

三是建立项目资金进度按月通报制度。由财政局和乡村振兴局牵头,对所有整合资金安排的项目,按月统计实施进度和支出进度,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对开展不力的项目,以通报为依据,“该收的收,该砍的砍”,以督促效。

四是灵活调整项目支出。定期对已经安排了资金的项目进行督查检查,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予以灵活处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率。对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的项目,及时进行调整,全部收回资金并重新选择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予以优先扶持。对已开工建设但不能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将结余资金调整用于其他建设项目。

五是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严格落实公告公示要求,在县人民政府网站设立了乡村振兴专栏,按要求将项目库建设情况、财政统筹整合涉农方案、财政资金情况、分配使用情况、相关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清单、项目推进情况、项目计划表、举报电话设立情况等进行了公示,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在乡镇政府和村一级公开栏中公开公示,全县建立了监督检查举报制度,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监督。

六是跟踪督促及发现问题整改方面。建立财政、乡村振兴、审计的“事前、事中”和纪检、监察、督查的“事中、事后”的“双轨制”追责问责体系,将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传导,让立下的资金监管“军令状”更好发挥作用。把各方面的监督和奖惩结合起来,把衔接资金监管列入脱贫攻坚实绩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全县范围的干部考核直接挂钩。定期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等进行跟踪督促,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未达到序时进度的项目进行督办并责令整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建成后对项目建设进行实地核查。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自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以来,维西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努力做好我县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工作。特别是今年来,我县认真总结了2021年来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历年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考核评价有关村集体经济发展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利用好衔接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集体经济项目情况

2023年,我县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库集体经济项目8个总投资3471万元,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项目可执行度使用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集体经济项目共2个总投资1216.26万元。

一是由白济汛乡人民政府实施的白济汛乡集体经济加油站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资金注入1100万元(其中衔接资金已保障616.26万元),500万元由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迪庆石油公司出资。由于项目在环保、土地等要素保障审批方面较为严格,项目暂未开工建设。

二是由全县各乡镇实施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迪庆藏猪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该项目使用衔接资金600万元,项目已开工且资金已得到保障。

(二)村集体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县委农办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主责部门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按照维西县实际情况制定了《维西县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成立以县委副书记龙潭清同志为组长、副县长段鸿勋同志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负责集体经济工作的行业部门为成员的维西县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

二是我县通过有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全县已经挂牌成立110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到全县村组全覆盖,各级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召开股东大会选定了理事长、监事长等,全县1108个集体经济组织已制作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共2216本证书发放完成,完成率为100%。二是全县共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4.1107万人,发放股权证书40063本,已全部发至各个乡镇,发放率为100%。已组织各乡镇进行组织成员信息、股份(份额)设置、改革资料上传等,录入率均为100%。成员身份重复人员从1852人核对至目前的1665人,未清理的大多数为外省认定,难以联系到本人,目前乡、村两级正有序开展此项清理工作。三是我县624个集体经济组织已设立并开通了账户,其中79个村级账户已全面开通,其余未开立账户的组织正有序推进中,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具备了财务独立核算的条件基础。由于我县实行“村财乡管”,暂未成立村级民主理财小组。

三是根据我县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不规范的情况,维西县委农办在2023年4月3日制定并通过政务网下发各乡镇《中共维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通知》(维农办发【2023】9号),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本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管理办法并执行,对各村的集体经济成果进行规范管理。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单位未压实项目预算支出主体责任,未达到资金支出50%的要求。如:(1)下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010.85万元,支出1375.1万元,支出率45.67%,未达到序时进度。(2)下达塔城镇人民政府850.87万元,支出370.68万元,支出率43.65%,未达到序时进度。(3)下达县残疾人联合会160万元,支出65.79万元,支出率41.12%,未达到序时进度。(4)下达巴迪乡人民政府500.13万元,支出197.97万元,支出率39.58%,未达到序时进度。(5)下达维登乡人民政府779.98万元,支出296.15万元,支出率37.97%。(6)下达县国有林场500万元,支出149.94万元,支出率29.99%,未达到序时进度。(7)下达县林业和草原局50万元,资金支出14.89万元,支出率29.78%,未达到序时进度。(8)下达攀天阁乡人民政府3441.85万元,资金支出697.57万元,支出率20.27%,未达到序时进度。(9)下单康普乡人民政府794.66万元,资金支出150.67万元,支出率18.96%,未达到序时进度。(10)下达白济汛乡人民政府2389.44万元,资金支出242.05万元,支出率10.13%,未达到序时进度。 (11)下达中路乡人民政府1152.65万元,资金支出108.96万元,支出率9.45%,未达到序时进度。

二是部分项目单位在项目开展方面,未结合实际,造成项目难落地,资金支出缓慢,甚至存在资金支出为0的情况。如:县农业农村局13个项目,县交通运输局2个项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个项目,县水务局7个项目,保和镇人民政府2个项目,永春乡人民政府2个项目,攀天阁乡人民政府4个项目,塔城镇人民政府2个项目,白济汛乡人民政府3个项目,康普乡人民政府3个项目,叶枝镇人民政府1个项目,巴迪乡人民政府2个项目,中路乡人民政府4个项目,维登乡人民政府2个项目。

三是村集体经济项目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当前我县村集体经济项目78%从事农业种养殖产业,由于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新冠疫情、动物疫病、生产同期长以及入股的经营主体综合实力不足等方面影响,这类项目存在较大风险,并占多数。集体经济以滚动资金的形式入股到这类项目的,部分项目无法按协议获得收益,部分项目滚动资金入股到期后收回本金困难等问题。虽然部分村集体采取了担保抵押等办法,但在入股经营主体资金投入方面大部分村集体还是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固定资产投资的,由于项目质量不高,存在经营性资产闲置,没有产生效益的问题。有的项目工期较长,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问题。

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县2022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已实现5万元全覆盖,但大部分行政村缺乏可以真正达成营收的产业项目,导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单一且收入低,年增长幅度小。同时,受不同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差异等影响,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表现出不平衡不充分,许多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乡镇政府所在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而自然资源贫乏和地理位置荒僻以及资源的生产要素不足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相当少。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开展好项目资金资产“三提升”专项提升工作。进一步严格要求各乡镇及单位加强统筹,认真组织开展项目资金资产专项检查。成立县级“三提升”专项检查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进重点检查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问题整改。严格要求全县各涉农整合资金使用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对检查衔接资金政策落实过程中、审计、巡视、绩效评价等各渠道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改,确保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强化2023年度涉农整合实施方案项目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支出。 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牵头落实问题整改工作,制定门整改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严格核验、逐一销号。涉及问题的各单位把反馈的当下问题和长久问题统一起来,既要解决好本次绩效评价发现的突出问题,又要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准“病根”深化拓展,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提升衔接资金使用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是做好项目库中期动态调整工作。进一步强化县级各行业部门、各乡镇推进项目库动态调整,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库动态调整。县级各行业部门结合行业职责职能,加强对本行业部门项目库建设的对口指导,做好入库项目执行效果的检查和评估;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动员各部门乡镇共同参与要素内容的细化完善,确保总体调整后的项目库目标和政策要求一致,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注重举一反三,强化使用管理,切实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下一年度项目谋划论证,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提升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强化资产后续管理,按规定确定资产权属,加强资产管护,持续发挥公益性资产效益。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把衔接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纳入日常跟踪督促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安排使用资金,不得用于“负面清单”事项。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